位置:首页 > 医药原料资讯

爱尔兰的原料药进击之路

来源:医药经济报 更新时间:2021/2/20
爱尔兰已连续三年占据中国原料药进口来源国榜单第一名,占据中国原料药进口金额的比例升至14%,不出意外2020年仍将继续蝉联榜首。从2010年排名第十位,到2017年升至第一位,爱尔兰在中国原料药进口榜单上的排名跳跃式攀升,源自于中国从该国进口取得了爆发式增长,2019年进口额15.21亿美元,相比2010年的2.48亿美元增长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

自20世纪60年代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来,爱尔兰依靠优惠的税收、完善的产业链、有吸引力的人才战略和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吸引了全球近百家大型制药企业入驻,例如辉瑞、罗氏、武田、艾伯维、山德士、赛默飞世尔、安进、默克等,还有中国企业药明生物。

由于爱尔兰制药业更侧重制造端而非研发端,上述企业设在爱尔兰的多为化学原料药或生物原液生产基地,这使医药产品占据了爱尔兰货物出口贸易的1/3,也使爱尔兰成为在华外资企业主要的海外原料药供应基地。例如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和格列吡嗪、罗氏的吗替麦考酚酯、百时美施贵宝的恩替卡韦、杨森的利培酮和盐酸氟桂利嗪等,均是相应在华外企从爱尔兰进口的重点原料药品种,用于在华制造原研制剂产品,供应中国市场。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爱尔兰对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增长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医院病患相对减少,相关制剂的终端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二是跨境货运费用暴涨,导致原料药进口成本升高;三是出于供应链稳定的考虑,跨国药企也在国内选择或培育原料药供应商,提升国内供应占比。2020年1-7月,中国从爱尔兰进口的原料药金额同比下滑40.89%,或许就是一个信号。

本站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