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医药原料资讯

我国原料药生产砥砺绿色转型

来源:医药经济报 更新时间:2023/10/17
近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7号,以下简称《解释》)。

环保问题是我国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尤其对原料药产业来说,在环保监管态势趋严形势下,绿色生产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环保利剑高悬

据了解,《解释》是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最高司法机关就环境污染犯罪第四次出台的专门司法解释,充分体现了“两高”依法严惩环境污染犯罪、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立场。《解释》主要明确了如下问题:一是调整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二是明确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三是明确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宽严相济规则。

在提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作为制药工业大国和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我国制药业绿色化改造升级步伐加快。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制造水平方面,仿制药、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控制水平仍需提高,原料药绿色生产和布局问题仍需解决。”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会长潘广成曾指出,经过多年发展,化学药从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原料药到制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条中,药用辅料仍是短板,“十四五”期间,药用辅料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同时,需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延伸。依据原料药基础,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

“绿改”全面升级

为了更好地达到环保要求,一些龙头企业创新探索智能制药新模式、新技术。

据了解,东北制药实现了医药智造产业园整体建设,对原料药生产基地各分厂各生产线的设备工况、物料状态、计划执行进行实时跟踪、回溯以及车间管控流程的可视化与安全环保的多维立体管理。其中,全球最大的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及远程监控,产品产能充分释放,产量提高10%;企业运营成本持续降低;蒸汽、循环水、冷冻水等公共能源实时监控。自医药智造产业园建成后,东北制药生产质量控制、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全面升级。

齐鲁制药则从药物生产源头开始,使用地下式构造水处理系统。同时,以科技赋能环保,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中心集中规模化管理,连续2年回收再利用资源能效指标(PUE)累计降低14%,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达成30%以上的能源节约率和资源利用率,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进程。

一家大型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在一致性评价+集采政策下,原料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正在加快推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进环保绿色工业,企业也在升级生产设施,严防因环保问题导致产品可能出现的制造风险。”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潘广成表示,“医药行业需进一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一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医药行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标准体系,培育发展一批优秀企业、优秀园区。在具备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二是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开发和应用连续合成、生物转化等绿色化学技术,加强生产过程自动化、密闭化改造,推动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三是实施医药工业碳减排行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制定实施医药工业重点领域减排行动计划,提高全行业资源利用效率。”

本站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